为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形式的创新,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化学教师分析处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教材课程的能力,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研修主题,衡阳县初中化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举行了长达近一个月的“研课磨课”活动。研磨活动开展期间,基地校所在的学校和乡镇的其他初中化学教师观摩了活动。
衡阳县初中化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研课磨课”环节采取“四研四磨”的磨课方式。即先个人备课自研自磨和“三人行”研课磨课,再小组研磨最后再班级研课磨课,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10月13日开始,学员开始自研自磨(每位学员设计一堂契合研修主题的原生课,学员将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QQ群、微信群在专家的组织下进行首轮研磨,根据培训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情。然后在学校进行试教,根据课堂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二次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和“三人行”研磨(学员在本校上公开课,指导老师和学校同伴进行评议,学员根据意见三次修改教案)。
10月22日开始,分别在西渡中学、渣江中学、实验学校、弘扬中学开展小组研磨(将班级分成的四个小组每组再细分成两个小小组,团队成员带领小小组学员到基地学校研磨一天,学员每人上一堂课,小小组学员相互说课、评课议课,第四次修改教学设计,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方法更恰当,小小组推优的学员再参与班级研磨)。
11月8-9日,班级研磨在蒸阳中学如期举行。小小组推选出来的八位老师分成四组同课异构。万灿老师和刘倩老师同课异构《氧气》,陈云峰老师和黄瑞老师同课异构《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的作用》,何湘秀老师和曾友良老师同课异构《分子和原子》,常琨老师和莫婷老师同课异构《水的净化》。
八堂课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生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不断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后在班级研磨中亮相的。八堂课紧紧围绕研修主题而展开教学,在注重基础并适当拓展延伸、设置良好的实验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学生实验素养的养成与提升、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等方面均有很大突破,尤其是希沃白板、希沃教学助手、思维导图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大创新,让老师们眼前一亮。
上课学员课后再谈自己教学后的反思体会,每位学员认真填写观课议课记录卡并提出再打磨意见,小组代表分享小组成员教学观摩后的感受建议,专家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特点进行详细点评,上课学员根据研讨交流结果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整个班级研磨在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开展。刘倩老师坦言:“研磨的过程很辛苦,但反复推敲、耐心研磨、自我否定之后,才会收获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惊喜。”
在蒸阳中学进行班级“研课磨课”期间,衡阳县教育局、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率督查组对衡阳县初中化学送教下乡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督查。
据悉,下阶段,衡阳县初中化学送教下乡将进行“成果展示”阶段。送培团队将会会同乡村学校或研修片区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采取“一课三人行(说、上、评)、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形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并将组织把优质课送教到非基地校,促进全县初中化学校本教研落地开花。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